其實這不是雞湯。我們之所以覺得一些人說的話有用,是因為這些語句往往一針見血,足以穿透思考的迷霧,給人新的啟發(fā)。下面小編挑選了10
位設計大師,摘錄了一些他們關(guān)于設計的名言,讓大家了解一下設計大師是如何看待設計的。
MASSIMO VIGNELLI
MASSIMO VIGNELLI
2013 年,意大利平面設計師 MASSIMO VIGNELLI 為申請破產(chǎn)保護的美國航空(American Airlines)更換了使用了 46
年的 LOGO,引起了巨大的爭議。 Massimo Vignelli 1931 年出生在意大利米蘭, 14 歲開始學習建筑,1957 年到美國學習設計,1960
年回到米蘭,和夫人共同開了一間建筑設計事務所。后來,這間事務所成為設計界的夫妻檔公司,他們的客戶包括
Bloomingdales、JCPenny、福特汽車、Knoll、IBM 等。MASSIMO
曾說,“我不相信市場調(diào)研。我不相信美國人做市場調(diào)研的方式。在美國,做市場調(diào)研的目的是獲知用戶想要的,而不是用戶真正需要的。人們幾乎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?!?
DIETER RAMS
DIETER RAMS
Dieter Rams 是德國人,出生于 1932 年,是位的工業(yè)設計師。他將自己的設計生涯貢獻給了德電制造商博朗。1953 年至 1955
年,他曾為建筑師奧圖·阿培爾(Otto Apel)短暫地工作,隨后便加入博朗的設計部門, 1961 年晉升為博朗的首席設計師,一直到 1995
年仍留有這個頭銜。他的設計理念是“少,卻更好”,提倡設計實用、細致、堅固的產(chǎn)品。他曾說,“設計一定要注重環(huán)保和可持續(xù)性,這是未來的方向。我們要逐漸拋棄一次性產(chǎn)品。我們不僅要考慮到個人環(huán)境,還要考慮到城市資源。否則,我不知道這個星球未來會怎樣?!?
REM KOOLHAAS
REM KOOLHAAS
這位荷蘭建筑師是央視大褲衩的設計者,早年曾做過記者。1975
年,庫哈斯與幾位建筑師一道在倫敦創(chuàng)立了大都會建筑事務所(OMA),后來將其總部遷往鹿特丹。目前,庫哈斯是 OMA
的首席設計師,也是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的建筑與城市規(guī)劃學教授。庫哈斯于 2000 年獲得第二十二屆普利茲克獎。他曾說,“建筑是一種冒險?!?
DAVID ADJAYE
DAVID ADJAYE
作為英國的建筑師之一,大衛(wèi)·阿加葉(David Adjaye)的作品享有極高的聲譽。他 1966
年出生于東非的坦桑尼亞,父親是加納外交官。他與建筑師大衛(wèi)·切波菲爾德(David Chipperfield)同期受訓,并于 1993
年畢業(yè)于皇家藝術(shù)學院。
? ? ? 他的作品一直在探索建筑的創(chuàng)新,他與藝術(shù)家的合作作品也是他知名的項目之一。比如,他與奧拉佛·埃利亞松(Olafur
Eliasson)合作的大型展,在矩形展館內(nèi),有一些墻壁裂縫一樣的線,這些太陽光芒一樣的射線比喻著的流逝。阿加什說,“的設計一定要注意正式和非正式間的關(guān)系。我們想要正式的事物,同時也想擁有美觀和休閑,這是一個矛盾。這種欲求模糊了我們的公共和私人生活。所以即便在設計一個正式的功能區(qū)的時候,也不能讓它完全死板化。設計之美,在于它的不斷變幻和轉(zhuǎn)移?!?
STEFAN SAGMEISTER
STEFAN SAGMEISTER
平面設計師 Stefan Sagmeister 曾于維也納和紐約求學。滾石樂隊、Talking Heads 樂隊和 Lou Reed
的獲獎專輯封套設計均出自 Stefan 之手,他不單是 CD
封套設計者,還廣泛地涉足電影布景、家具、海報乃至書籍設計。他仿佛在各個方面都得心應手。他說過,“對我來說,保持多產(chǎn)的有效方式是旅行。每工作七年就去徹底地休息一年。去做那些日常完全沒時間做的事?!?
BJARKE INGELS
BJARKE INGELS
Bjarke Ingels 1974 年出生在丹麥。由他帶領的 Bjarke Ingels Group (BIG) 團隊成立于 2006
年。近幾年,他們?yōu)榻ㄖ缱⑷肓艘还蓮姶蟮男迈r力量,許多作品打破了人們對建筑的常規(guī)理解,他們蔑視一切公約與信條,大膽地表達出內(nèi)心的夢想。他說,“可持續(xù)性并不意味著妥協(xié)。有時候,它還能成為驅(qū)動美學的元素?!?
OLAFUR ELIASSON
OLAFUR ELIASSON
2014 年,尤金·麥克德莫特藝術(shù)獎(Eugene McDermott Award)被授予了丹麥藝術(shù)家奧拉維爾·埃利亞松(Olafur
Eliasson)。他不僅獲得了 10 萬美元的獎金,還能在麻省理工大學內(nèi)進行一個短暫的駐留項目。
奧拉維爾·埃利亞松是憑借“野心勃勃的公共藝術(shù)項目、大尺寸的裝置、建筑場館、大型藝術(shù)展覽、空間性試驗、感官體驗以及與眾不同的藝術(shù)社會項目”獲得該獎的。他在設計作品前,常要研究大量的自然科學材料?! ?
? ? ? 埃利亞松在柏林的工作室就猶如一個高科技實驗室,剛開始規(guī)模不大,只有兩三人,但發(fā)展至今已經(jīng)有近四十人。工作室的工作內(nèi)容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:一是圍繞作品進行純粹的行政管理工作;二是從事創(chuàng)作、設計工作;第三方面是進行廣泛的研究,包括埃利亞松和工作室感興趣的一切問題。他曾說:“我們通過抽象概念來規(guī)劃這個世界,通過藝術(shù),將思維、直覺、感受和意圖轉(zhuǎn)譯成能夠改變現(xiàn)實的行為?!?
PAULA SCHER
PAULA SCHER
女設計師 Paula Scher 是
Pentagram(五星設計聯(lián)盟)為的合伙人之一。在七十年代,她即在費城泰勒藝術(shù)學院及哥倫比亞唱片公司擔任藝術(shù)總監(jiān);1984 年與朋友創(chuàng)辦 Koppel
& Scher 設計公司, 1991 年加入了 Pentagram。她的作品多不勝數(shù),包括 Windows 8
全新視覺系統(tǒng),客戶包括彭博社、可口可樂、花旗銀行、博士倫、紐約現(xiàn)代藝術(shù)館、大都會歌劇院、紐約愛樂樂團等等。她曾說,“無聊對我來說太重要了。當我坐在出租車中、去機場的路上、或被困在什么地方的時候,是我創(chuàng)意迸發(fā)的時候。因為那些時候,我沒其他事情可做?!薄 ?
? ? ? SAM
HECHT
SAM HECHT
Sam Hecht,1969 年出生于倫敦,英國設計師。 1993 年畢業(yè)于英國皇家藝術(shù)學院,之后在設計公司 IDEO 的英國分公司任職。2002
年他與 Kim Colin 一同成立了 Industrial Facility 設計公司,合作的廠商包含 Droog、Issey
Miyake、Mattiazzi、Muji、Panasonic、Epson、Yamaha、Established & Sons 等,他擔任 Muji
2004 – 2007
年的歐洲創(chuàng)意總監(jiān)。他喜歡透過設計簡化人們的生活,并擅長多功能的結(jié)合。他曾說,“當我們做設計的時候,我們總是站在客戶的角度著想的。我們想制造令人非常愉快的產(chǎn)品,同時也希望給人們一些愿望和自由?!?
NATASHA JEN
NATASHA JEN
Natasha Jen(任黛珊)1976 年出生于臺北,在紐約的視覺藝術(shù)學院學習平面設計,2002 年畢業(yè)。2010 年建立她個人工作室之前,她曾在
Base Design、2×4, inc.和 Stone Yamashita Partners 工作過。2012 年,她以合作伙伴身份加入了 Pentagram
五星聯(lián)盟。她曾說,“我的設計受到了童年的啟發(fā)。當我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,有三個很想做的職業(yè):是宇航員,第二是偵探,第三個是印第安納瓊斯。這三個職業(yè)都太難了,但這在三個互相矛盾的職業(yè)卻有一個共同點,就是他們都需要非常努力的工作,且都要有冒險的精神。這和我們團隊的工作方法有著異曲同工之處:我們會為設計去做很多研究和調(diào)查,一旦有了想法,就不斷地推敲打磨,把它打造得比預期還要好。重要的是,我們肯在設計上花時間?!?
“和大多數(shù)設計規(guī)則不同,平面設計不是在事物本身上做設計。它沒有一個特定的媒介、形式或是主題。它可以滲入任何媒介、任何規(guī)則,可以與任何話題進行溝通。從這一點上來說,平面設計是博大精深的。尤其是在數(shù)碼、3D
錯綜復雜的媒體世界中,平面設計師們需要是全才,從各方面去思考和設計?!保▉碓矗涸O計圈)
聲明:以上文章或轉(zhuǎn)稿中文字或圖片涉及版權(quán)等問題,請作者在及時聯(lián)系本站,我們會盡快和您對接處理。